close

見著林海音的電視報導,憶起了從前一篇關於『城南舊事』的心得報告。

忍不住,PO了上來....

城南舊事

走進故事中,沿著大街胡同裡那斑駁卻添上深情的矮牆邊上,我嗅到了情感的甜味。只見一女童拿著新鮮的小玩意兒,在那兒走阿走叫呀叫。咕噥一聲,噓!只為不讓大人們聽到。是誰?小英子為也。

全篇由一個小女孩的角度,描述許多在她周遭發生的日常瑣事。惠安館那思念孩子的母親突然進駐家中的蘭姨娘香甜的驢打滾兒。從英子單純的敘述方式,道出複雜也心酸的事實。她的善良舉動,也悄悄的改變了故事的結果。「我們看海去」裡,英子說她分不清太陽到底從何升起?就如她不確定誰是好人一般。但做賊心虛,小偷兒不斷地強調自己為正義之士,英子卻也聰明,這從她回家後詢問父親「什麼是賊?」的地方可看出,也顯現出孩童的天真善良。但對我來說,無論是故事中的偷兒或警察,都是無法真正取信的。 

細膩的心思表現從「蘭姨娘」的劇情裡,可說是發揮的淋漓盡致。自發現蘭姨娘與爸爸的曖昧關係後,小英子開始促成她與德先叔的感情。母親種種不願且心酸的情緒表達,我們能夠更明白英子母親對蘭姨娘的敵意與不滿。想想,一個結了婚的女人爲何賴在自家不走?除外,英子對蘭姨娘的讚賞,也直接地的傷害了母親。舉例來說,英子認為蘭姨娘會帶她去城南遊藝園看大戲吃冬菜包子。更者,她知道蘭姨娘看中的料子是一件蛋青色的印度綢。直到發現蘭姨娘與父親的親密動作,才讓小英子恍然大悟,明白自己主持正義的時刻到了。才讓她的母親得以一吐怨氣。

父親的內疚與喜愛,其實也可從該故事得之。裡頭說到,父親「低聲下氣」的將料子遞給母親,這說明了他感到慚愧不安。當他交待英子挑件衣料給蘭姨娘時,也表現出他對其他女子的喜愛。而結尾的一句:「他並沒有聽見,但衝那遠遠的煙塵搖搖頭」,更表示他對蘭姨娘的棧戀。不諱言的,蘭姨娘也算是個可憐女子。與老男人成親又因家庭失和,而開始尋求外界依靠。以當時的婚嫁年齡來說,英子的父母與蘭姨娘,都該是年輕氣盛的青年人。加上家花哪有野花香,和尋求刺激的衝動。一個懂的打扮善於交際,又討人喜歡的年輕女子,自然會吸引著英子的父親。打從蘭姨娘進入家門起,兩個女人的戰爭隨即引爆。身為妻子的無奈,幸虧有了小英子的機智安排,才讓家庭風暴就此打住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城南舊事裡的所有故事,全都在淡淡的尾聲中結束,但也能看到林海音對家鄉土地親人的深情。從民國三十七年回到台灣後,她感到生命再次充滿熱情。接著,才完成此本傑出的作品。而宋媽的角色幾乎出現在城南舊事的所有篇章裡,不過那卻是我最難體會的角色。因為我與作者的生長年代不同,家裡也沒有傭人一同生活。但還是能從驢打滾兒的故事裡,體驗到窮人家的辛酸無奈,與黑糖味兒的反差。 

         翻到書本的後頭,作者附上了一篇「憶兒時」的小稿。我想,是否自己的生活也能描述的如此吸引動人。城南舊事其實是政府遷台後,經常看到的創作類型小說。我愛看那樣的小說,因為,它讓我體驗到對故鄉的熱愛了解。李昂喜歡寫她的出生地鹿港,甚至融入鬼故事的寫作當中;中副選集裡有對國家的熱愛對青草氣味的感動,還有具深度文學的字句,其實都是在現在的作品裡不易見到的。若想讓自己寫出更動人的文章,我們應該融合過去的文字現代的創意天外飛來一筆的想像,與聆聽受細微生活感動的痛。

 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rs85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